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大学生亲情观念缺失的类型及原因剖析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大学生亲情观念缺失的类型及原因剖析摘要:当前部分大学生亲情观念淡薄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培养正确的亲情观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认真分析当前大学生亲情观念...
大学生亲情观念缺失的类型及原因剖析

摘要当前部分大学生亲情观念淡薄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培养正确的亲情观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认真分析当前大学生亲情观念缺失的表现,归纳其亲情观念缺失的类型,从中发现导致大学生亲情观念缺失的深层原因,是提出实效性对策的前提与基础。

关键词亲情观念缺失教育

当前大学生群体与以往的大学生群体有所不同,他们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一个特殊环境中,一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往,但生活条件比以前的大学生普遍优越。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两代人的溺爱,其自我中心意识更加强烈,实用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他们身上滋长。他们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价值取向上的功利性日益明显,物质需求日趋强烈,超过了对精神的需求,而对家庭、集体和国家的责任感淡化了,对父母的感恩之心较之以前也有所淡化。

1、亲情观念缺失的类型分析

1.1目乐观型亲情缺失

进入新的世纪,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社会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原来零散无序的家庭服务被现在正规的家政公司所取代。它所带来的影响之一是原本属于年轻人理所应当的养老问题、家务问题、子女教育辅导问题等可以托付给家政公司或者养老院或者家庭教师承担。这种大的发展趋势,使不少大学生不仅在进入大学前在客观上已经疏远了和父母之问的关系,而且在思想上也自目产生了“赡养父母,社会有责”或者“等我挣了足够的钱,请保姆伺候父母”的想法。家庭责任的社会转移使得传统的家庭亲情更加淡漠,家庭关系更加疏远。由于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学生主动关心、了解和照顾父母的积极性大大削弱,亲情也随着时问的推移慢慢地淡化。

1.2攀比虚荣型亲情缺失

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变了,生活方式变了,眼界开阔了,要求也提高了。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流行、时尚、前卫,常常对自己的父母近乎痛恨地抱怨,如自己没有名牌服装、手机过时、随身听破旧、零花钱不够,等等。只为了自己“有面子”,全然不顾父母的生活状况和心情感受,孝道消隐,亲情流失殆尽

1.3报复型亲情缺失

学生对父母的亲情是从小形成的。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应酬,“抽不出时问”和子女交流等都会导致孩子淡漠了与父母的感情。在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卜,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于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上,淡化了对学生的良好品质形成的教育引导,不仅使学生对外界的人和事越来越不关心,而且对一直关心支持自己学习生活的父母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认为父母只知道“高分”“升学”,剥夺了自己自由的时问,不关心自己的感受。由于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慰藉,“需要”变成了怨恨,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淡漠、冷酷,甚至残忍,导致偏激和愤怒。

1.4“唯我独尊”型亲情缺失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出生到高中毕业,一直生活在父母为自己编制的报根之中,从祖辈到父辈对自己是“众星捧月”,他们都对自己溺爱有余,以致出现了子女的角色错位,部分学生从小就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是家庭(或者几个家回中的“皇帝”,父母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把亲人的疼爱视作习惯,稍有“伺候不周”的地方,就会对大声呵斥。没有也不会从“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的小事中感悟到亲人的关爱,于是就形成了“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的自私自利错误观念,不知道关心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造成亲情观念弱化。

2、亲情观念缺失的原因分析

2.1家庭因素方面

2.1.1社会婚姻自由度的提高,本使人的个性能够充分地展现,但离婚率的不断增长,出现了太多的再婚式家庭、单亲式家庭、夫妻分居式家庭,雇人代养、隔代抚养等现象随之产生,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亲情关怀,形成冷漠自私的性格。

2.1.2社会分工改变了以家为本的传统模式,亲情淡化正是伴随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厂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计划生育的实施,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们过着“疏于心宽于物”的生活。家庭只注重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忽视了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去造就他们美好的心灵。

3社会多元化的负面影响

3.1社会心理的擅变。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以卜几个方面的变化:在价值取向上,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力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市场经济在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促使了社会心理的擅变和新的问题: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呈现多样性。作为大的社会心理环境卜的家庭,在许许多多的方面会受到影响和冲击。于是,我们的亲情也遭到了替代,价值的偏斜也使亲情受到物质、金钱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偏斜。当价值偏斜与替代在家庭方面出现的时候,亲情就会受到冲击受到威胁,金钱与物质的替代导致了亲情的丧失与偏斜。

3.2社会多元化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基础多元化的今天,道德的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亲情淡化正是在这一背景卜出现的。当前我国正进入政治转型、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整体思想和风气难免会有一些不和谐的成分,而在当前信息流通极快的开放性社会中,大学也不是一尘不染的象牙塔。因此,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同外界接触时有意无意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和环境的影响,形成自目攀比、爱慕虚荣等心态和习气,最终导致他们对家长的亲情越来越淡薄。同时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一些大学生更愿意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与陌生的网友聊天,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还有一些渲染无情、冷酷的凶杀游戏、暴力影视,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可低估,孩子外面的空问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问越来越小,一些孩子就会慢慢养成淡漠、冷酷甚至是残忍的病态心理。

4学校亲情教育的缺失

4.1学校重应试教育,忽视亲情教育。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属于功利性极强的应试教育,虽然近年来我们的教育理论家和工作者在不断努力把我国的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方向转变,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在我们整个教育体制大环境的影响卜,应试教育的阴魂仍然徘徊在我们的周围。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将关注的眼光聚焦在学生的成绩上,“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感恩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力不从心,脱离学生心理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J清感教育更是缺乏。学生对外界人和事的情感越来越淡漠,出现了许许多多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其中也包括已经成人的大学生。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大学教育也是重教学、重研究、重实践、轻情感培养。在学生的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亲情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缺失。使得大学生在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却缺失了许多传统的人文美德。这种现象很可怕,也暴露了我们当今教育制度的缺陷。

4.2目前的亲情教育活动缺乏创造和个性特点,凭经验处理问题,以完成常规工作,不善于提出和研究问题、探索规律。当学生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标准时,不能用新的实践去重新审视原有的标准,而是用原有的标准去否定受教育者的新品德发展状态,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教育关系的失调与对立。教育理论与实践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在教育思想上只是强调学生是教育对象的一面,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当作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失去主动参与的欲望。

培养和造就充满爱心、对人对物都充满深厚情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除此之外,亲情教育是广大青少年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水平不仅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而且其情感因素对整个素质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导、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素质发展及教育教学效果。因此,亲情教育作为一个辐射教育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的教育意识与操作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青年学生的亲情观念是其情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当代大学生在亲情观念上存在如此严重的缺失,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必要采取各项措施增强其亲情意识与亲情观念。特别是高校要将青年学生的亲J清观念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支撑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