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新型城镇化对社区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总背景、总条件,向社区教育发展提出了全面要求,给社区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国社区教育界若能紧紧抓住这个发展契机,积极主动,顺势而为,可以预见,新型城镇化将会强有力地推动我国城乡社区教育的发展,包括社区教育的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类型转型、结构调整以及效益提升等。

 新型城镇化对社区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新型城镇化为社区教育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

正如前述,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总背景、总条件,向社区教育发展提出了全面要求,给社区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国社区教育界若能紧紧抓住这个发展契机,积极主动,顺势而为,可以预见,新型城镇化将会强有力地推动我国城乡社区教育的发展,包括社区教育的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类型转型、结构调整以及效益提升等。

2新型城镇化对社区教育发展提出的严峻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是对人素质的挑战反映到社区教育领域。

2.1新型城镇化对人素质的挑战

—价值观念的挑战。多数进城农民工的价值取向即是进城找饭碗,养家求温饱,因而他们往往选择暂时留在城市,并非主动适应城市生活,将融入城市作为价值取向。他们在身份认同、城市归属感以及对未来预期等方面往往表现模糊。

—职业能力的挑战。由于传统农民长期处于人力耕种、产品单一的低效农业生产之中,因而只有单一的传统农业技能,造成农民工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再就业能力弱。

—知识结构的挑战。农民工文化程度低,老一代农民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85.9%,新生代农民工尽管受教育程度普遍有了提高,然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仍占66.7%(国家统计局,2014),新老农民工均普遍缺乏与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相关的政策法规知识。

—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的挑战。在城镇化过程中,传统农民需由长期农村散居式的生活方式转向城镇社区集约式的生活方式,对其长期在农村养成的生活行为和习惯、习俗显然是新的挑战。特别是外出农民工进城后,生活在完全不同于乡村的城市,面临完全陌生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

2.2新型城镇化对社区教育的挑战

—认识不到位。涉及城镇化的相当部分领导对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内在关系缺乏思考,尤其未能意识到社区教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核心和关键所在,因而在新型城镇化中没有将社区教育放在相应位置上加以统筹考虑。

—统筹规划不到位。由于上述的认识不到位,尽管“十二五”期间制定了社区教育规划,然而该规划未能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中加以谋划,尚未以新型城镇化对社区教育提出新要求去考虑社区教育未来新发展。

—教育布局不到位。由于上述规划不完善,随之带来了社区教育空间布局存在失衡,如何应对新型城镇化中农业转移人口的新需求,综合考虑城乡社区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资源的配置等问题。

—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到位。人的城镇化即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文明市民,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和关键。因此,必须调查研究新型城镇化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分析城乡居民素质的现状,从中寻找出居民素质的应然与实然间的差距,以此差距来设计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大多城镇化地区来不及加以系统调查,深入研究,因而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到位。

—激发社会活力不到位。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教育要能担起“化人”的重任,仅仅靠行政力量是远不够的,必须提倡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社会民众主体作用。同时,要注重培育社会性,激发各类社会组织的活力,以利于社区教育真正落地结果。  四、社区教育适应并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路与对策

3社区教育适应并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

3.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深层次转变

城镇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变革,其涉及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覆盖的区域是广大农村。调查显示,失地农民中有55. 9%的人不知如何融入城市生活。新型城镇化的要义归根结底在于完成人的三大转变:表层上的身份转变,即完成农业户籍向城市户籍的转变;中间层的生活方式转变,由农村的散居式向城市社区集约型转变;深层次的心理方式转变,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意向的转变,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可见,城镇化的目的与社区教育的目的相契合,都是为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培养社区成员的自学能力,提高居民道德、文化、技能素质,养成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农民“思想”进城,形成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明素养、精神风貌、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受教育水平等。

3.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城镇化涉及到城市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以及两者的内在联系。更何况社区教育作为实践终身教育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涵盖儿童期、青少年期、中老年期等各年龄段,涉及文化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闲暇娱乐教育等各种类型,囊括初级、中级、高级等各层次。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教育必须要统筹规划和稳步实施,从而达到各类各层次社区教育协调发展。

3.3分类指导,强化针对性和实效性

城镇化就空间分布而言,可粗放式划分为迁移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两者对社区教育的要求及其重点对象显然不同。就地城镇化地区的社区教育对象重点之一,是对该地区居住的农民开展新市民教育,培养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品德素养、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就城镇化动力而言,又可分为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高科技带动的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带动的城镇化、现代农业带动的城镇化、旅游业带动的城镇化等。不同产业带动的城镇化,无论对就地农民工还是对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实用人才培养,其培训的具体目标、课程内容显然不一样的,培训内容必须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为该地支撑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3.4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

基于当前中国总体上己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又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们应紧抓这个历史性发展契机,推动社区教育走“以城带乡”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城市应充分发挥辐射性功能、示范性功能和服务性功能,带动城乡社区教育整体性发展。

4社区教育适应并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4.1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运行推动着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逐渐由稳定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带来农村社区教育在机构性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结构层次、经费来源、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迫切需要农村社区教育在保持本土特色、服务地方需求的同时,满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提升农村居民素质、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等方面的需要,从而顺应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形势。

4.1.1开展农村居民教育培训工程

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市民化、农村的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懈追求,这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滞后、农民传统保守、农村贫穷落后的现实面貌形成鲜明对脱“三农”问题不仅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且也是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议题。开展农村居民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第一,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工程。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文明素养、生活习惯需逐步城镇化,努力缩短人城融合的时间,努力实现有品质的城镇化。为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文明素质教育,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应在学习活动中更新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他们逐渐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趋近现代市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渐形成相互包容、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的J思维观念。

第二,政策法规培训工程。受制于自身文化水平,农民的信息获取量偏低,对于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不了解、不清楚,既影响个人家庭维权和发展,也迟滞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村社区教育应当创新教育方式,通过组织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利用农民闲暇时间进行政策宣传,使广大农民了解国家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群众基础。

第三,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扩建、产业结构的升级、消费潜力的释放,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需求不断加强。而我国农村广大居民由于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不能适应当前用工单位的需求,更何况当前我国本地农民工增长快于外出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最近颁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3年外出农民工比上年增长1.7%,而本地农民工却增长3. 6%。据此,农村社区教育作为实施职业培训的重要基地,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本地农民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的培训。社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与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协调、与富民工程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4.1.2培养农村居民的终身学习理念

城镇化过程中没有农村居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城镇化就沦落为传统的“造城”运动。据此,要培养农村居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提升文化综合素养。

首先,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终身学习意识淡漠,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参与度低。农村社区可通过网站、报刊、广播、电视、板报专栏、横幅标语等广泛宣传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帮助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其次,搭建平台,开展活动。农村社区教育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其中,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树立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精神风貌,增强社区归属感。

再次,树立典型,激发热情。通过培养典型、寻找典型、推广典型来激励民众、教育民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4.1.3关注农村弱势群体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剩下的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然要求农村社区教育密切关注此三类人群的特殊需要,预防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弊端。

针对留守儿童,社区教育应当组织各种形式的保育班,保证孩子在学业上不滑坡,在品德上不掉队。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加强合作,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针对留守妇女,社区教育应当开展“妈妈课堂”,一方面,帮助留守妇女掌握应有的农业劳动技能,更好地担当起家庭农业生产任务;另一方面,沟通交流如何为人母、为人女、为人妻,培养女性应有的家庭美德、人际交往技巧、家庭教育观念和生活实用技能,在自我实现的同时给整个家庭带来和谐。

针对老年人,社区教育应当开展健康养生讲座,帮助老年人解决心理困惑,教导老年人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帮助老年人养成看书、读报的终身学习习惯,并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充分发挥老年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

4.1.4打造优良的师资团队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长期存在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偏低、数量不足、流动性大等不足,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优质师资队伍相距甚远。农村社区教育对象知识基础差、居住分散、求知欲不强,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稳定并充实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其工作水平与业务能力的任务己迫在眉睫。应由政府牵头,各部门齐心协力,在社区教育经费、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打造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专职教师的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农村社区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培训体系,通过学习进修、专家讲座、交流研讨、参观访问、实验研究等途径,为专职教师提供业务培训。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专职教师参与社会工作者培训,鼓励专职教师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切实提高专职教师的服务指导能力。

第二,夯实兼职教师队伍基础。兼职教师的存在有利于保证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满足农民多样性的需求。应当在专职教师队伍的引领和带动下不断充实农村社区教育兼职教师,稳定现有兼职教师,挖掘农村潜在的教育人力资源,培育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储备资源。

第三,壮大志愿者队伍规模。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应大力倡导志愿者多种方式的参与。社区志愿者是社区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应发动社区内热心公益的老干部、退体教师、高校在校生等优秀人才组成志愿者队伍加入社区教育工作。同时,社区教育对社区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服务、评价和激励等活动要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

第四,有条件农村社区还可组建结构多元的专家组。通过成立“社区教育研究中心代“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专家组”等方式,聘请高校、企业、机关单位、研究院所的社区教育专家,为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

4.2城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城市社区教育有别于农村社区教育。前者起点高、底子厚、资源富、条件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当承担更多的职责,面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挑战更应积极应对。

4.2.1深化内在关系认识

有些地区领导对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认识模糊,弱化乃至忽视社区教育在提升农民素养、培育新市民、营造终身学习氛围中的功能,直接削弱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据此,地区领导要深化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内在关系的认识。漠视社区教育,将直接制约城市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从而直接迟缓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作为城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把握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条件和动力,努力将城市社区教育向前推进,以积极悠态迎接城市社区教育新局面的到来。

4.2.2牢固树立包容性理念

包容性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人的城镇化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城市包容性,即是城市本地人对外来人员的包容程度,反映在安居立业、融入社会等方面。其中,教育与学习的包容性又是城市包容性的核心和基础。2013年全球首届学习型城市建设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明确提出“要促进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学习”,并指出:“终身学习体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确保所有的公民和居民的包容性”。当今,要使我国大量的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城镇化,其中关键措施之一,即是以包容性理念为指导,解决好外来务人员的教育和学习。

4.2.3实施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 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比上年增长1. 7% 如此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需融入城市,势必要求城市社区教育在包容性理念指导下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

第一,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市民化首先要考虑的是解决就业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而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就得通过职业培训增强农民工就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然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只占32.7 %。因此,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任务非常紧迫。

第二,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新市民文明素质教育。正如前述,农民市民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的“化人”过程。要改变农民原有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必然要求城市社区教育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第三,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学历提高教育。据上述的统计表明,尽管我国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 1 %,然而初中文化程度者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60.6%。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学历提高的空间和愿望。因此,城市社区教育还必须加大对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学历提高教育,使他们日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4.2.4协调布局教育网点

社区教育布局要与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场所分布相协调,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与教育效益、教育公平相结合。一方面,社区教育的布局要尽量分布在人口稠密、交通便捷的区域,使社区学校、教学点的师资、设备、场馆发挥最大化效益;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布局要考虑发展薄弱乃至于空白地区,保障公民的同等学习权利,满足居民的学习需要。

二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社区教育布局的数量、规模、结构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特色相结合,有计划、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防止出现社区教育过度滞后或盲目扩张的极端态势。

三是与区域内其它教育资源相统筹。社区教育的布局应与区域内普通学校、成人学校、图书馆、文化宫、活动中心、体育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包含教育意义的资源实现整合利用,弥补自身的资源劣势,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是与城市发展形态相适应。未来我国城镇空间分布将呈现由分散到高度集中,再适度分散的演变。社区教育要适应该变化趋势,灵活动态地加以调整,在规划中预留弹性空间。社区教育网点设置要与城镇形态相适应,便于满足居民的学习需要。

五是与生态环境可承受力相平衡。社区教育的发展布局,既要考虑人口的教育需求,同时应兼顾生态环境的可承受力。新式校舍建设要适度,要挖掘现有资源的潜质,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优化。

4.2.5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独特优点,学习者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新型城镇化建设号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观念与数字化学习型社区不谋而合,大胆尝试把实体教育和虚拟学习相结合,把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方便的学习条件、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数字化学习平台不仅升华了社区教育的载体,为社区教育发展拓展了新空间,而且深化了社区教育的内涵,实现着教育模式跨越式发展。

4.2.6创新完善治理体制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城市治理结构,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城市社区教育治理体制也不例外,实施政府引领下“多力合一”的推进模式,包括市场调节力、社会参与力、教育支撑力、基层社区自治力和社区民众主体力等(叶忠海,2013)。政府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政策法规、统筹协调、保障投入和督导检查等举措来引领社区教育的发展。要注重把握和运用市场的供需、价格、竞争等机制,发挥市场在社区教育中的调节作用和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注重培育社会责任感,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发挥社区基层单位在社区教育发展中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更新的自治作用。要注重充分发挥社区民众的主体性,参与社区教育的策划、运行、监督、评估的全过程。

4.3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4.3.1实施以城带乡战略,推进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rL划》明确规定:“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共资源也不例外,力求实现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让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根据上述国家规划规定和“以城带乡”的思路,可从如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强对“以城带乡”工作的领导。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应定期研究“以城带乡”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并将其纳入对办公室及其相关人员的考核。

二是统筹规划城乡社区教育。制定社区教育的发展规划,应将城乡统筹和“以城带乡”的理念、机制纳入规划之中。

三是制定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政策法规。实践证明,要有效而持续地推进城乡社区教育整体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长效机制。为此,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应该制度化、法制化。

四是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城市社区教育具有雄厚优势:师资素质高、经费来源广、管理体制完善等,而农村社区教育也有自身特色:实践场所多样、本土课程丰富等。比较而言,当前农村社区教育处于劣势,因而社区教育资源配置应向农村地区倾斜,扩大社区教育资源覆盖农村的范围,注重农村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建立各种”以城带乡”的协作组织。发动城市的区、街道与农村地区的乡镇、村落结对,建立“社区教育联合体”,并向“共同体”发展;建立城乡社区教育合作办学的协作机制;建立城乡社区教育学分认证和互认的专家组。

六是以合作项目落实并深化“以城带乡”战略。根据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城乡签订“合作项目”并加以实施,包括人员培训、挂职锻练、网络建设、互设平台、信息共享、联合开发、合作研究等,以此落实和深化“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七是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辐射。组织发动城市学校、教育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到农村设立分校、分中心和分支机构;引导和组织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特别是大学生、研究生志愿到农村服务,发挥自身的智力和专业优势,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实践,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力量。

4.3.2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2012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传统城镇化建设片面追求规模集聚效益,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而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高效的科学发展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程。社区教育作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平民化”教育类型,与人民的关系最直接、最紧密,必须发挥自身特色推进生态城镇、绿色城镇建设。其中,城市与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各有优势、特色和弱点,在社区生态文明教育中可互相学习,互为补充,共享资源和成果,努力实现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一是城乡结对,共同制订社区生态文明教育规划和计划。

二是城乡结对,将社区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合作项目,双方定期交流经验、定期研讨问题、定期互访考察、定期成果展示,共同加以推进。

三是城乡结对,共享优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特别是城市优质的师资队伍和教育设施可为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教育所用。

四是城乡结对,共用生态文明教育的空间和场所,特别是农村有天然的良好生态环境,可作为城乡共同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验区。

需强调的是,在城乡整体性推进社区生态文明教育中,下列诸点需共同把握:

一是社区教育要将生态意识养成贯穿到学习过程的各方面,融入到参与者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如举办变废为宝的技能讲座、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编制环保歌曲、设计环保海报、环保知识竞答等。

二是倡导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环境危机的爆发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新市民应该拥有科学环保的生活意识,将自身的生活融入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去考虑,从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容纳量出发,履行个人生态职责,节能节水、减少浪费等。

三是提高生态城镇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城镇化的主体是社区居民,生态城镇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社区居民。社区教育是推动生态城镇建设的基本途径,社区教育通过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扩展生态志愿者群体,推进生态家庭建设。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 70%的快速发展空间,为避免落入传统城镇化的陷阱,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应加强双向依存关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社区教育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文化底蕴、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社区教育要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自身的更新、重建与现代化,从而为城镇化的稳步推进贡献智慧与人才。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走的是同一条路径:人口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人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国梦。两者目前均处在致力于人的城镇化的阶段,而致力于实现中国梦则是两者共同的走向。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