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官方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育得以“返魅”,使其在吸收、借鉴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然而,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要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对接、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反思、当前教育环境、教师资源储备等方面进行深度、细致地反思,以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体系,使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素质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育得以“返魅”,使其在吸收、借鉴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然而,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要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对接、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反思、当前教育环境、教师资源储备等方面进行深度、细致地反思,以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体系,使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素质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反思;重建

纵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小学语文教育得以“返魅”,使其在吸收、借鉴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小学语文“新课改”为小学语文课程研究、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课程决策及教学观念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我们更应该反思,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何在?或者说,解决小学语文“新课改”困境的根本出路何在?改革需要反思和批判,然而反思与批判,决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更不是与改革唱对台戏简而言之,课程与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使小学语文教育理论、教育改革思维由模糊趋向明晰,逐步引导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认识明朗化、透彻化。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进行了反思,理性地探析这些问题的实质性根源,以期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有所裨益。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

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无法有效对接。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典理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缺乏必要的反思。中国的崛起需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新人的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新教育改革和新教育的创成需要全新的理论和思想指导。然而,我国教学论是引进西方理论而来的,并且一直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不足与缺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继承其优点的同时也接纳了它们的缺陷,这些不足与缺陷经过长期的实践积淀,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巨大的惯性张力,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例如,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使小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最终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含义。

当下教育环境难以扶持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思想和考试文化的烙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学生择校、就业都由考试成绩决定,考试由此具有管理功能、心理调整功能,同时又对中小学的办学具有引导功能。考试不仅是考生的事情,同时也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事情。它不仅呈现出稳固的地位,而且对任何不同的声音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

小学语文教师资源储备欠佳。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技术层面的简单调整,而是全方位的范式转换,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层次的文化观念的调整、思维方式的改变。

2、重建:小学语文与教学改革的转向

借鉴与创新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国外的教育理念能够在其产生的土壤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就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而言,引领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思想及理论的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扎根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土壤层中。只有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文化程度了如指掌,才能把握小学语文教育文化土壤层根系的涵养。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引领本土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第二,必须有思想和理论创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制。思想和理论的产生除了要有生发的土壤层,还要有思想和理论成长的外部环境,最主要的是家长、教师、学生对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的包容度、认同度。

塑造学生个性,确立现代学生观。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是合理的和必然的,它是由个体、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因为学生的差异既是教育之基础,也是学生发展之前提。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缺陷及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及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就是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接纳、宽容学生的错误,并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更新价值取向,转变学业评价体制。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强调教育与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评价的目标应该是新课程所要求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川课改要改变单纯的以知识掌握为目标的价值倾向,改变以纸笔为检测手段的考试,要不断突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研结合是教育理论内化和内隐理论外化的主要途径,李秉德教授评述为,语文教师“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精湛的实践能力,形成有关教学的实践性策略性知识”,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学者于漪认为,教师上课前“及时地持之以恒地总结自己教学经历中的经验教训至为重要”,教学中和教学后“教前须多想想自己的不足,教后反思能使教师清醒,使教师懂得教海无涯,尤其要奋力从日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且对于教学中的缺陷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认识它,填补它,跨越过去。

Copyright © 2008-2011 版权所有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ddjyjbjb@163.com